首先我們先舉個例子。
有些人從小會有很愛吃的東西,會有一種一但開吃就吃不停的衝動。
只要無限量供應,而且吃不飽的話,可以吃上一整天。
長大之後,慢慢就會有些轉變,
雖然一樣覺得很好吃、愛吃,但不會一直吃不停。
這個時候的貪吃,已經不一樣了。
等到老了,可能還是會很常吃,有的人甚至會每天吃一個,
這時的貪吃,可能不再是貪了,
吃的不是欲望,而是一種情懷。
換一種例子。
日本人很尊重所謂的達人、匠人,
有很多達人一開始對於自己的專業項目,是一種興趣喜好,是一種貪。
有人是貪玩、有人是貪財(為了賺錢、討生活......)。
迷在其中後,不可自拔。(也不知道自己在沉迷或執著什麼)
以至於廢寢忘食、渾然忘我、沉迷其中、不眠不休......甚至傾家盪產、夫妻決裂、家族分離......
最後如果沒有一蹶不振的話,
就會到達「技近乎道」的境界,也就是達人了。
問他們成功的秘訣,
幾乎所有的日本達人都會說,要投入「愛」。
由「貪」到「貪愛」然後到「愛」。
完成心境上的昇華轉換的,才能變成達人。
但達人總是「少數」。
能從「工」到「匠」,除了熬時間、熬經驗之外,最重要的是「心、體、技」的提昇;
從中得到屬於自己的「法」,覺醒自己的「匠魂」,才能觸碰「道」的境界。
而一切的初始點,就是「貪」。
有些人的「貪」會受到認同跟鼓舞支持,
有的人會受到反對,
甚至是譏笑、或是辱罵、霸凌。
磨瓦最終是會成鏡,
還是成粉、成灰、成渣......是難以預料的。
但很顯然,
成渣、成灰的人佔大多數。
不論哪個行業領域,
包括常被人認為「玩物喪志」的電玩娛樂、動漫、古董古玩藝術......等等,
都一樣,
成就者都是少數。
在磨成渣、磨成灰,
還是磨成鏡子、磨成鑽石的選擇之中,
你不知道自己該堅持下去,還是要「做出聰明的決定」(放棄、轉換跑道、跟從別人的價值觀隨波逐流...)。
難免會在困苦之中,在別人異樣的眼光及指指點點中,
去懷疑、自我打撀,
然後思考自己到底是不是「那塊料」,該不該繼續走這行......
金子到哪裡都會發光,
真玉磨一磨就會成器.....
再堅持下去就會成為王者,
但萬一藏在石瓦裡面的只是塊青銅呢?
世間萬事萬物皆可為道,也皆有道。
透徹本質,都是智慧。
行行也都能出狀元。
但通常一開始有「貪欲」然後進入「貪愛」,最後沒被弄成渣的人,
才會有比較大的機率成狀元。
有「貪愛染著」,然後進入「六度」,
在自己的領域中:
忍辱(忍受別人的不認同)、
精進(能夠不眠不休的努力)、
布施(用真心、用愛去做產品,分享銷售;而不是只算計成本利益)、
持戒(做事做工用料要符合準則)、
禪定(堅定自己的心念)
最後才能得到成就(般若波羅蜜)。
這樣的道理在各行各業都適用,所以才叫「六度萬行」。
從「嘴饞」到「吃貨」,然後吃出了品味、吃出學問。
從對他人的辯解反駁、找藉口中,
找到吃的智慧、吃到文化、吃出了精神,品到了人生......。
貪吃、貪喝、貪玩、看片、追劇......,也能出達人。
或者說,也能得三昧。
出、入,世間法,
不是隨便說說的。
這出世入世,若以為單純就只是很狹隘單指出家,那就大錯特錯。
染淨的菩提味,
一味的吹捧出家單幹法門的人,
是吃不出來的。
沒有入世,哪來出世。
不垢不淨、無染無著,跟出不出家一點干係也無。
凡事浮於表面、片面,
就無法窺入門道。
一切雜染清淨法 皆無作用數取趣
由我宣說離所為 染污清淨非先後
於麁重身隨眠見 為緣計我及我所
由此妄謂我見等 我食我為我染淨
若如實知如是者 乃能永斷麁重身
得無染淨無戲論 無為依止無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