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看每個人自己修行的心,目的方向在哪裡而定。
白的來說,
有的人修行,是想在一層樓裡當大王;
成為這個階段中的強者。
有的人修行,
是想一層一層的往更高的樓層爬,
看看世界盡頭、宇宙的終點,
最後的真理是什麼。
隨著一方不斷的往上昇,
對下階段、下樓層的訊息感應與管控力,
自會相對的減弱。
被一個下位面的山大王,
嘲笑著說:
法力跟感應力都不如我,還被稱什麼高人。
聽到這種事,
也只能笑笑著當沒聽到就算了。
總不能為了這點小事,
千里迢迢的自降等級,跑去爭論一番,
回到下位面樓層展示什麼能力證明。
八風吹得動吹不動,
被吹了就知道。
其實兩者之間,沒有什麼好論。
成王成聖,
皆是道。
只是還沒有成就自己選的道之前,
誰也不知道兩者之道,
最終是異是同。
雖然在法理上來說,
萬法歸源。
最終必然都只有一道,
但知歸知,
證歸知,
沒走到那一步,誰也不曉得最後是如何。
即便景色相同,
但走過的路是必然不同的。
路不同,
就沒什麼好爭好比較的。
有人發願要速證佛果,再渡眾生。
也有人發願要渡盡眾生後,才證佛果。
這王道與聖道的兩個終極,
必然會要有所取捨。
當然,也有人選擇走不快不慢的中間路線。
不想當領頭羊,
也不想做墊後的。
兩個極端之間,
還有八萬三千九百九十八種法門可以擇選。 (這是開玩笑的數字,請勿當真。)
不管是內聖外王、亦聖亦王、非聖非王..........
在迷盲之中修行,
或多或少,
會有人想藉由批判、質疑、找別人的漏洞或問題,
來證明自己選的道、或堅定自己的心,
釐清自己的迷盲。
這是人性,
在所難免。
破疑生信。
這個破的過程,往往都是如此。
等自己的信立了之後,
便不會再犯這種傻了。
至於被質疑或被批判到的對象,
其實真的沒有必要去爭論什麼。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道途,
不必向別人證明自己的道途是對是錯。
人家的質疑批判,
其實都是其自我對話而已 ----- 不管那個自我對話,有沒有傳到你的耳裡。
給人家破疑生信的機緣,
也是大功德布施。
等他破完疑了,
不必爭論,
自然會知道當初的質疑批判到底有什麼意義。
而因為被質疑批判,起了情緒的自己,
反倒應該先修懺法,
穩定自己的道心,
才是正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