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的祈福修法中,跟過去比,多了一個求子的祈禱項目。
在那之前一兩個月,上級就跟我討論了這個議題。
只是一直漏了發文。
(可能我潛意識裡有某些顧慮,所以無意識的一拖再拖。)
孩子是來豐富、圓滿我們生活的天使。
今天不是我們準備好了沒有、或想不想要小孩的問題。
而是在於,
我們是否願意接納自己:成為一個不圓滿的父母。
有沒有人真的像童話故事那般,圓滿的提供下一代完美的生長養育環境條件後,才開始有小孩?
又是否如己所願的生下小孩後,也真的如預期中的圓滿,零缺點的把孩子養育長大?
我相信不可能有這種事。
就連皇室都不可能。
講難聽一點:看看英國女皇把兒子教養成什麼樣子。
而且,圓滿的定義,每個人都不一樣。
很多物質生活條件不好的家庭,能教養出人格品性良好的小孩。
而又有多少含著金湯匙長大的小孩,一個一個成為出入警局的常客?
什麼是圓滿?
要等到什麼時候,才會認為自己已經準備好當爸爸、當媽媽?
其實,沒有什麼人是真的有準備好的。
大家都是孩子出生之後,才開始學習怎麼當父母。
而且,當一個孩子的父母,跟當兩個孩子的父母,
也絕對不是一樣的。
不是你有生過一個兩個、教大一個兩個,
就是生養小孩的專家了。
下一個一定還會不一樣。
現代人,沒幾個人孩子生的比我多。
我想自己算有一點點資歷可以講這些話。
小孩子出生之後的成長歷程,從來沒在準備好的。
你不可能準備好他什麼時候會跌倒受傷,每次都剛好接得到嗎?總是時時都有辦法人剛好在旁邊嗎?
不。
你只能把自己的心臟練好,在出事時儘量保持冷靜,想想下一步應該怎麼做才好。
你能夠期望生出一個乖巧聽話,事事不需要父母操心煩惱的小孩嗎?
不。
孩子再怎麼乖巧聽話、獨立能幹,
你還是不可能不會操心。
而且,越聰明能幹的小孩,你反而越會操心。
每個孩子,給我們的考驗都不一樣。
前一個孩子考過的試題,下一個來考,你也不見得就一定會過關。
怎樣才能算是準備好?
大家過去心種下的因、發下的願,
今生要來歷練的業果也都不同。
有些事,是孩子要來陪我們一起共同度過的。
或是要來幫我們療癒的。
你認為要等到自己準備好,才來生小孩。
那就是在剝奪祂未來的功課,
也是在拒絕宇宙給你的幫助。
換一個說法來看;
我們是要等到自己富足了,才來接受小孩。
還是要跟小孩一起成長、一起學習富足?
而且,
兩種心態,
大家認為哪一種是真正富足的心態?
當然是第二種。
因為會給自己設定第一種目標的人,就是認定自己現在不夠富足,所以才會想等自己富足了再說。
站在匱乏感上的人,才會發的願。
(而以這種匱乏感所設定的目標,也不可能達成。因為匱乏只會吸引匱乏,永遠都在 "等富足"。)
第二種,才是真的準備好要生小孩的人。
你希望孩子可以來參與你生命中的什麼?
每個孩子,都是要來學習創造。
我們也是。
有沒有可能,我們生命中的某些創造,是必須要孩子跟我們一起完成的?
或是要有他們的參與才會圓滿?
有時候,我們會對孩子犯錯。
沒有哪個父母不犯錯的。
不可能。
但一家人為什麼是一家人?
因為愛,
寬恕融化了所有的錯。
這是我們自己,也是孩子們要來學習的功課。
甚至是必修的功課。
那麼,反思一下自己跟父母(孩子的爺爺奶奶) 的功課,又做的如何?
很多時候,
孩子的出生,是來處理我們跟自己父母之間的心靈問題。
而不是在等我們處理好之後,
才要來出生。
(請別挑我語病,我只是採用了一般性的說法;雖然正確的講法應該是懷孕 ----- 但是.....懷孕了也不代表會出生啊~~)
我的意思是,
不見得要等自己完全放下、或完全療癒後,才要來生孩子。
告訴自己,即使有種種不完美、放不下、還沒有療癒的問題存在,
我們還是願意歡喜的迎接小天使的降臨,
一起來學習生命課程。
最後,
同時也給已經是父母的朋友,一樣相同的這句話:
要感謝自己的小孩,願意在我們這個不完美的家庭裡出生,
來豐富圓滿我們的生命。
即便有時候你會覺得他們很吵、調皮搗蛋、甚至長大惹禍......
都是自己的孩子。
只要我們願意用感恩的角度、用包容的心態去看待孩子,
不管大的小的、一個兩個,
都是我們生命之中,獨一無二的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