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辨與分別

多年前有同修來問過相同的問題。


 

我想這個問題,其實並不會、也沒必要困擾我們修行。

困擾的,大多都是因為有好辯之人來找麻煩。

 

分辨能力,

跟分別心,

本來就不是同一回事。

 

分辨是智力,

分別心是計較。

 

知道是非對錯,跟計較是非對錯,是兩回事。

 

無分別心,被講成沒有分辨能力,

本來就是錯的離譜的詭辯。

 

無分別心,是包容。

 

明辨是非,廣大包容。

才是修行。

才叫智慧。

才有慈悲。

 

就算一昧包容,也不代表這個人不辨是非。

願意包容忍受,總有一定的原因或道理在。

 

雖然很多大師教我們:要不見他人過失;甚至認為別人有過失,就是一種過失。

 

這當中有很多可以大辯特辯的矛盾邏輯存在,沒錯!

 

但很簡單的一個基本邏輯是:根本不可能因為修行而失智到不明辨是非。

 

即使有些打著修行旗號,實際是在催眠別人加入信教而集體自殺或到地下鐵放毒,或集體把孩子關起來凌虐致死。

我也要說,這些人根本沒有失去辨別是非的能力。

被抓去詢問時,還會辯解。

為什麼要辯解?因為知道是非對錯。

他們沒有失智。

 

而是「分別心」太強大。

 

過度於分別善惡對錯,對於價值觀或個人目標、團體目標太過執著分別,

認為他人錯、只有自己才對,要用強力的措施去矯正世界,

或是向別人證明自己才是對的..........

 

這都是分別心過重。

而不是失去分辨能力。

 

就算是精神病患,被扭曲的大多其實也都不是理性。

而是感性。

幾乎都是心理問題、情緒問題,去壓仰掉理性,所造成的結果。

 

為什麼有人會被逼瘋?

這一樣是分別心、執著心造成的。

 

執著善惡好壞對錯喜厭......,就是分別心。

 

因為分別心太重,

執著於這樣,所以受不了別人那樣,因此就要怎樣.......。

 

那有人問,濟公不是也瘋瘋的嗎?

我會想:我幹嘛回答這種簡單的問題。

 

問的人真的不懂嗎?

只是自大的以為問這種自己都懂的問題,就可以考倒、辯贏別人罷了。

 

真的想修行、會思考的人,自己隨便想一想也知答案。

愛辯的人反而是在拿石頭砸自己的腳。

 

這也是分別心所致。

眼中只有執著勝負、想辯贏,

而不是真的客觀在討論法理。

 

 

那麼,如果真的是在討論法理。

「見他人過失,也是一種過失」

該怎麼解釋?

 

這種高階的東西,實在輪不到我這種修為淺薄的人來賣弄。

我根本做不到。

我也不知這世間有幾個人做得到。

宣稱自己做得到的人,表現出來的行為是否又能供人客觀評斷他真的做得到,亦或一些違反此原則的行為只是他做得到又不做的教化方便示現 (白話的說,就是明明在講他人過失,又說自己不見過失) ...........我們也無從評論或證實。

 

我只能說,最合理的解釋,就是「修行要擴大自己的包容心」。

 

不計較、不在意、不評斷、不批判。

理智上知道是怎麼回事,

但心理上不分別執著,完全放下。

 

雖然大腦邏輯也很重要,明辨是非善惡很重要。

心性涵養,更為重要。

 

修行要有正確的邏輯,要懂得明辨是非善惡。

但不要去計較批判。

 

明辨完了,

就放下。

 

 

過去人格神派人來亂,我明辨完了,事情結束就放下。

學運毀國運,我明辨完了,過後也是要放下。

某些勢力又派人來亂,一樣明辨完法理,還是要放下。

 

過了就過了,怎麼處理也都過了,放下。

放下,不等於記憶喪失。

是打從心底不計較、不在意。

分辨是非對錯的標準與能力,並沒有不見。

 

 

或許又有人講,明辨是非的標準,僅准一家之言來決定的嗎?是你說了就算數的嗎?只有佛經才是對的嗎?

當然不是!

 

也許當下各種是非對錯的論定,隨著時間改變、個人的成長......,之後發現原來是錯的。

這種事常常有!

 

但分辨力歸分辨力。

分別心歸分別心。

 

我們放不放下,跟是非對錯是無關的。

自己是對的,要放下。

自己是錯的,認錯懺悔,然後還是要放下。

 

分辨對、分辨錯。

一樣都要修無分別心,一樣都要修放下。

 

不能搞在一起混著講。

 

有分別執著,放不下的人。

就很難願意真心承認自己的錯,

甚至發現不了自己有錯。

 

也很容易因為自己對了,就盛氣凌人。

一再拿自己辯對的事蹟,來經常講當年勇。

 

「見他人過失,也是一種過失」

放下分別心,才能做得到。

 

逼不得已而評論、看了他人過失。

就要修懺悔法。

沒有分別心的人,才有為了這種事願意實修懺法的承擔。

 

還有分別心的人,

則是會想:我為什麼要為了這種事懺悔。

 

所以,為什麼九地、十地菩薩了,還在修懺悔?

因為眾生有分別心,

而祂們修到九地、十地了,還看得到。

所以修懺悔。

 

「見」眾生有分別心、沉淪苦海、造作種種過失......。

眾生不修懺悔,

菩薩修。

 

菩薩是有分辨力的,分辨得出祂所「見」的什麼事是過失、什麼事非過失。

所以修懺悔。

 

普通人還在分人我,計較這是別人的錯、都是誰害的、關我什麼事.......

菩薩無分別心,自他無別、人我無別,一律修懺悔。

 

菩薩道的偉大在此。

 

沒有分辨力的人,是失智,是無知。

這樣的無分別心,是因為白紙。

 

但修行人要修的無分別心,不是這種。

 

 

個人淺見,提供參考。

 

omahhum _ 2015/1/4 上午 12:5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