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觀鼻不是靠想像,因為眼代表神,代表集中力、注意力。
五官中只有眼睛被稱為「神」,叫做「眼神」,我們不會去叫鼻神、耳神...
因為常人的精神專注力,大多放在眼睛看得到的東西上。
即使閉起眼睛,也可能會去專注在眼睛上。
但久了注意力焦點會從「眼神」轉移到「心神」。
眼觀鼻,就是讓精神專注於一處,不讓「心神」散亂。
故曰:制心一處。
有的人觀鼻頭(靈山)、有的人觀鼻息、有的人觀鼻下(人中、上唇)...等,各門派都略有不同。
像鼻息也有只觀出息、觀入息、或出入息之間...的不同。
但都無所謂,選一種專注去做就好了,不要換來換去,想說哪一種比較好。
重點在訓練「制心一處」。
(有用「制」,也有用「置」;各有其方。)
這樣子觀鼻,一心就自然會顯現。達到全然平靜的階段。
所以不必刻意想要去觀心。
因為觀鼻就是在觀心,觀鼻的工夫夠了,真正的內心浮現,自然就觀得到。
平靜才能觀到心境的各種微妙變化與作用。
又有解釋曰,觀心是觀照心境。因為平時都不去觀照自己的內心。
各種紛亂的想法不斷,都沒有被觀照好,放任一顆心亂跑。
所以藉著觀鼻,來觀照自己的心,讓心安定。
因此,眼觀鼻,是作為。是有意有為的刻意施行。
鼻觀心,是結果。是下工夫後,無為自然所產生的境界。
所以,不要再去想怎麼鼻觀心囉~~
覺得「眼觀鼻」真的是一個滿不錯的修行方法。
「用神」到一個程度後,靈山(鼻頭)就會發光,很神奇的現象。
一剎哪間,還真的有被「照」到心靈的感覺。
有些古秘方只要被解密之後,其實就沒有什麼了不起的。
中文真的很奇妙,是世界上極少數目前還在流傳使用的語言中,很有深度的,字字句句都跟修行、證道有關。
其他的古文明語言或文章,大多都失傳了,非常可惜。
~眼神~
對啊!為什麼不叫耳神、鼻神、舌神、身神、意神呢?
只有眼睛與心可以跟神套在一起(眼神、心神)。
事實上,眼神,是一種視覺上的專注,而不是眼睛的注視。
真正注視的,是「精神」。不是視神經、不是眼球裡的細胞。
視覺,是一種覺受。由精神、心念所創造出來的心像。
只要我們把精神,由「色蘊」收回來,直接由心去看世界。
就能證得「眼通」。
不必依靠「眼睛」(眼根)去接收光線(眼塵),然後才解析為訊息(眼識)。
這就是色陰的修持法!
F大之前曾說我已經到達了行陰的階段。(我一直認為他判斷錯誤。)
事實上我根本沒去理解過什麼叫行陰,或怎樣叫修到什麼階段。
光是看經文(課文),對實修實證,沒有什麼太大的幫助。
只有真的做到了那裡,然後在回想時,忽然醒悟到--原來這就是經文說的某事。
其實自己已經這樣做了很久,後來才發現這是經文、或什麼古書上、或什麼門派說的內容。
實修真的很重要。
光是領悟或理解,沒有太大的意義。
以我的經驗,即使沒有領悟或理解經文的內容,透過儀軌持咒唸經的實修,透過靜坐入三摩地、光觀想入定等等的實修。
依然可以一步步證悟。
功夫、功力是天天修持累積而來。
不能倚靠一時的領悟或理解,就能長久而住。
不修,就會在五濁惡世的磁場影響下,慢慢退化。
高靈得憂鬱症的比率是非常非常高的!!
我們唯一可以倚靠的,是日日的修持,召請神佛光明加持,與我們內心的自性光相應。
不斷的把光明接引下來與周遭的眾生分享。
這絕不是之前有做過了,以後就永久不必再做的事。
2005/12/27 上午 12: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