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願:是指由心而發的祈願,無我無私。有我就是有求,有求便有所執。
所祈願的對象事物,也許在表相上會被常人認為是私事,是滿足自我的。
但一個行者,心中沒有自他的二元分別。成就自己即是成就別人,自渡渡人,自覺覺他。
何來滿足自己或滿足別人的差別?
重點在於內心中昇起的證量,自然釋出淨光,通達無礙,不于染雜的純念,便可稱之為願。
以:用的意義。要把祈願聚焦於某個或某些標的上。
連結發起與落下的兩端,使之成為一個整體。
願力之大,可以移山倒海,可以翻天覆地,能產生六種震動,能撼魔宮。
觀誦此字時,要生起整體、連結一切事物的無量心,廣渡一切眾生之大願。
此:為標的物指定詞。
行者須知「此」或「彼」都是不存在的,或「彼、此」皆為一如,無有分別。
功德:功德即非功德,菩薩發心不談功德,是為功德。
功德是太虛、是空性。
行者誦念至此,當作空想、生浮塵想,視功德為微塵蔽藪。
莊嚴:佛說莊嚴即非莊嚴,是為莊嚴。
就是說不生莊嚴念頭才是真正的莊嚴,我知道這是莊嚴,但沒有生想要莊嚴或這很莊嚴的念頭。
專心一致,不生別念,即是莊嚴。
佛淨土:心即淨土、身即淨土、世間即淨土、地獄餓鬼諸道為淨土、諸佛菩薩之本心為淨土。
行者要很清楚知道什麼是佛,什麼是淨土。
對自己的本性、自性,對世界一切的實相,要明明白白。
不要妄自菲薄,不要對世界、對周圍環境生厭怨想。
了知一切都是自己的分別與批判,心淨即佛土淨、一切淨。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上下周圍四方,不可思議。沒有絕對的一個標準,都只是相對於一物、一個角度的形容詞。
實在沒有優劣等級之分別,只因眾生有比較心態,故依此方便說上下。
我們的心念,既已融入安住在這個世界,心知無有上下之分,但行者仍應觀想上下。
上為諸佛菩薩、一切虛空法性、師長父母。下為畜牲餓鬼天人。
報恩濟苦,實在是同一件事。
佛教說世上一切的生命,都是我們累世累劫的父母兄弟師友。這是「繫情」的一種方便說法,嚴格的去看,並不竟究。
行者心中應放下父母兄弟師友之「情繫」,須知「怨懟」亦是父母兄弟師友所生,情越重,怨越深。
都是執著妄想的世間情愛所造成。
故應對一切眾生普皆平等視之,佛沒有特別清聖高超,屎尿亦不特別臭穢低賤。
如此方應本心。
唯因眾生無明業重,行者應以方便法門,法法皆真之心態,普渡眾生。
行者此時觀想十法界,佛‧菩薩‧聲聞‧緣覺‧天‧修羅‧人‧畜牲‧餓鬼‧地獄,圍繞十方,不分四重三途。
再起淨土觀,將十法界由十方攝入心中,融成一片,無有分別。
不生不滅,光明無量,一切善行無量。
濟三途苦之最高境界,便是令三途不存。行者應知三途本不存在,只是妄念所生。
去除妄覺,即心淨。
報四重恩之究竟,即是渡三途之苦。就像常見的電影台詞:你只要好好做人、好好修行、日後渡眾生,就是在報答我了。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若有:似無。
見聞者何人?
一般人常心不在焉,只專注在自己所執著的事物上。此時旁人跟他說話,十句聽不到八句。
說到正題,往往都沒注意聽。說到自己所不願意去面對的事情,便不自覺的逃避,轉移話題,避重就輕,或是恍若無聞,視而不見。
這是「若有」見聞?或似無見聞?都是自己的心在分別。
佛說眾生心即我心,無有分別。眾生分別,就是佛在分別,即是我在分別。
去除這個「若有、似無」的分別,這一句就成為「一切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不分根熟大器,因緣果報。
你說那些恍若無聞者,視而不見。是真不見?或是假不見?
真逃避?或是裝不知?
不知,又如何逃避?真不見,又豈知不見者何?
所以古大德才說「若有見聞者」。
行者心中起不分別想,不分別想即無念,故又沒有起與不起之分別,「起」便只是一個虛詞,但又同時是個主動詞。
既不分別,起就是起吧。管它虛與主。
誰是見聞者?我與眾生無有分別,不論是四重恩的「他方眾生」,或是三途苦裡的「別人」。
都是「我」,「我」即是眾生。
行者可作「有」想,「我即見聞者」,我如實見聞,若有見聞即有見聞,似無見聞即有見聞。
我不發菩提心,眾生焉發菩提心?
我若不見聞,眾生焉見聞?
盡此一報身,同升極樂國。
見佛了生死,如佛渡一切。
願同唸佛人,同升極樂國。
為同樣意思,故此四句偈有多種版本,只差別在這最後一句不同,但意思一致。
見佛了生死:不僅見佛,還了了生死。不是每個見佛的人都能了生死。
見了佛又了了生死,與升極樂國有何分別?
誰見佛?我。我是誰?眾生。
願同唸佛人。誰在唸佛?我。我與眾生,有何分別?我唸佛即眾生唸佛。
我與眾生同升了極樂國,不就如佛渡一切嗎?
報身即眾生身,一切眾生皆因不可思議業力故,與我們連結在一起。
宇宙一切也都與我們連結在一起。
本質、材料為法身,形象功能分別為化身,表現結果為報身。
因為表現的不太好,故為眾生。表現的好,即是佛菩薩。關鍵在乎於一心。
一心即盡心,盡即無量。報身包含全宇宙、包含十法界、包含一切眾生。
盡此一報身,「一」即完整圓融,豈非等同於一切眾生?
行者修行,最大的障礙有二:一為魔,一為業障。
兩者又無分別,都是心生妄念所致,故又是一。
不生妄念,不入魔障;不入魔障,焉有業障?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魔是不是見聞者?魔是否為眾生?
至大天魔為第六天天主,是不是眾生?
楞嚴五十陰魔在哪裡?慾天界、色天界等四禪天界、聲聞界、緣覺界。是不是眾生?
眾生是誰?發不發菩提心?
行者迴向時,應想一切天魔邪魔外道妖精鬼魅,一切累世累劫之怨親債主。
不論多邪多惡,不管對我怨恨嗔憤多深,此時「悉發菩提心」。因為他們都是「見聞者」。
行者若起懷疑心,就表示心中有一塊地方是「不見聞」的。
應發懺悔心,當下修正反省。(記住:懺悔心不是自責怪罪心,自責怪罪是天魔把戲)
心想,那一塊也是眾生,如今我見聞,即他見聞,自他不二,無有分別。
天魔外道、怨親債主無有分別,悉發菩提心。
不起惡障想,不想討報想。
一同修行,歸於極樂國。
例如我寫這一段,突覺頭痛頭暈。當下起希有勝義菩提心想。
那原本怖愄恐懼的天魔,便不再干擾,不再憤恨。
干擾的能量便化成清明,天魔化身為十地菩薩。
當然,那都是我自己想的,是心理作用。
但自己所受、所覺的東西,哪一件不是心理作用所造成的呢?
心理作用的結果,當然是用心理作用來化解囉~
懂得轉念,即是佛陀。共勉囉~
寫於 2005/12/9 上午 06: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