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刻三賢遇仙談世錄 |
..................................................................................................................................................................................... |
觀音呂祖談世錄 昔有唐太宗即位洛陽城中仙人坊。有一員外,姓劉名欽字是敬輔。其家富 貴,廣有資財。止生一子,名喚福山。其子生而聰明,秉性溫和,濟貧救 苦,和敬六親。那員外在仙人街坊建立書房一所,門懸大牌,名曰:「聚 賢堂」。專備香茶、酒果、美味之食,專等四方賢士君子。
於太平元年三月清明之節有四方賢士而來相訪。員外請至堂中坐定。待 茶已畢,設酒果品。員外奉酒躬身,言曰:「請問列位賢士,有富貴之 本、安身之術,可教此子,在備厚禮相報。不敢有忘。」
此言未盡,有一秀才,姓田名真,字是子通,古邢州人氏,躬身而起。向 前言曰:「列位賢士,勿罪小人,敢出一言。」
賢人曰:「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若論富貴之本、安身之術,文字者為第一。《論語》云:〈學而第 一〉:『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 慍,不亦君子乎?』古之學也,好學者如禾如稻,不學者如蒿如草。如禾 如稻兮,國之精、世之大寶。如蒿如草兮,耕者糟嫌、鋤者之惱。他日 而墻,悔之已老。若論治國、治家、治身者,亦要憑於文字。天子文學深 者,奸完不能侵讒,臣不敢害國泰民安,外國來朝。百官文學深者,教天 子之欽,使〔保〕百姓之歡【心】,知軍民之勞苦。庶人文學深者,知先 王之禮法,化里之和睦。自古及今,若不憑於文字深者。豈不聞唐朝李 太白,仗刀筆救國之厄,退了百萬雄兵。龍巾展土,玉手桃金,楊妃奉見 高力士,脫靴黃金殿上賜美人。若不憑於文學深者,豈得如此之貴也。」
詩曰:
手折蟾宮桂,釣懸海內鰲。
金門深出入,學者最為高。
那秀才道罷,員外荅曰:「此言最高,可教此子。」
又有秀才稱言:「小人是荊州人氏,姓尹名原,字是子真。言富貴之本, 雖然文學之高。亦安憑於才智。豈不聞有智則成,無智則敗?饒君便有千 般計,不如才人一智高。若論治國、治家、治身者,天子才智高折,治乾 坤而堅固保倉庫之盜賊,四夷拱手,諸國來朝。百官才智高者,能分帝王 之憂,扶社稷之堅固,保百姓之歡心。庶人才智高者,幹生之利益求財易 增。自古及今,若不憑於才智,豈不聞漢世張良寸不在手,片甲不占 身,扶高祖為君,使韓信如鷹犬,逼霸王烏江自刎。清名貫世,萬代香 ,立起韓朝二十四帝。若不憑於才智,怎得如此。」
詩曰:
雖有英雄力,不如智量高。
寸不在手,使將似犬鷹。
員外荅曰:「此言高哉!」
第三位秀才,姓甘名原,字是善輔。」你說文學、才智高者,亦要憑於德 行。豈不聞聖人言:『禍因惡積,福緣善慶。』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 善之家必有餘殃。若論治國、治家、治身者,有德行者最為高也。天子德 行高者浪永息。四海來賓,五谷豐登,奸臣俯股。百官德行高者,名標 清史,萬載名揚。庶人德行高者,父慈子孝,兄良弟敬,六親和睦。亙古 及今,若不憑於德行,豈不聞當日夏禹王治水,一十三年,三過其門而不 入,與民同受疾苦,然後亦得天下。望風雨興隆,以憑德行如此。」
詩曰:
善事無人道,仁慈有福門。
古今賢與孝,德行最為尊。
員外聽罷。」此言最高。」然後一先生曰:「三位賢兄,雖然文字、才 智、德行者,是各行通彼息,亦是人之命也。古人言:『死生有命,富貴 在天。』君子知命之道,行通彼息,亦是人之命也。富貴貧窮、成敗興 衰,亦是人之命也。豈不聞孔聖人是千古文章之祖、歷代帝王之師,教演 三千徒眾,內有七十二賢人,化天下愚頑皈於正道。」
呂祖一掃三賢 「問流于世、遊于諸國,皆因命不富矣。後到陳國,困厄絕而餓餒。莫 不是聖人文章之淺薄?乃是天之命也、人之數也。」
詩曰:
小輩平生富,賢才到老貧。
古今成與敗,由命不由人。
「你說才智,亦是非也。豈不聞昔日諸葛亮廣有妙術,腹隱文機,懷揣日 月,袖統乾坤。鼎分三足,立家邦不得在中原,安社稷居於蜀地。莫不是 諸葛亮才智淺薄?乃是天之命也、人之數也。」
詩曰:
智淺清香因有福,才高辛苦為無緣。
男兒不遂平生志,知慧遂當莫怨天。
「你說德行者,亦是非也。豈不聞昔日顏子不遷怒、不膩過,一簞食、一 瓢飲,緣何貧居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三十歲不仕,三十二 歲死矣。莫不是顏子德行之淺薄?乃是天之命也、人之數也。」
詩曰:
目羅早發太公遲,彭祖、顏回壽不齊。
原憲身貧石崇當,各人命運有高低。
「佛勸世人難為一等貴賤、貧富,命有長有短,有賢有愚。此是五行四柱 造定。豈離金、木、水、火、土?仁、義、禮、智、信,人秉天地而生, 不出金、木、水、火、土五行之內。胎中絕其金者,不仁;絕其木者,不 義;絕其水者,無禮;絕其火者,無智;絕其土者,失信。後有分解。」
「昔日隋煬帝生長之時,五行四柱之內,胎中絕其金,為人不仁。怎見他 不仁?誅兄收嫂、淫妹氣父,開千里之汴河,看賞瓊花取〔曲?〕,天下 諸侯作亂。一日命喪揚州迷人樓上,被五花棒打死。聖人道:『人而不 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非是隋煬帝不仁,直因年月日時,胎 中絕其金也。」
「昔日龐狷生長之時,胎中絕其木,為人不義。怎見他不義?拜孫子為 兄,同遊雲夢山水連洞,拜鬼谷子先生學藝。先生知其龐狷意短,不待教 盡國術,只教與孫臏,孫臏教與龐狷。一日龐狷得時,向魏國為元帥。孫 臏思念龐狷師,前故托來望龐狷。龐狷訪知孫子廣有妙術,恐爵位高,將 孫臏刖其雙足。孫子不計大冤。龐狷一日命喪,馬陵道攢箭而射死。聖人 道:『不義而富貴,與我如浮雲。』此一端,非是龐狷意短,直因年月日 時,胎中絕其木也。」
「昔日趙高生長之時,五行之內,胎中絕其水,為人無禮。怎見他無禮? 鴆殺扶蘇,忘恩義。言一胡亥,有子嬰,高領士卒入中宮,持刀入內, 無上下矢體,面無君臣之禮。一日命喪,使飛一番二計,盡殺秦宮,堪 嘆。聖人道:『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此一端,非是趙 高無禮,只因年月日時,胎中絕其木也。」
「昔有鄧通生長之時,五行之內,胎中絕其火也,為人無智。怎見他無 智?蜀地陽山鑄錢八百餘萬。或一日天降大雪,屯其山門,高點明燈,不 知是火絕而餓死。聖人道:『仁者安仁,智者利人。』此一端,非是鄧通 無智,只因年月日時胎中絕其火也。」
「昔有漢高祖,生長之時,五行之內,胎中絕其土,為人失信。怎見他失 信?使韓信為帥,築壇拜將,捧軗推輪,拜韓信為帥。韓信正授天保,大 將軍外,六國都招討天下,破楚兵馬,大元帥。漢高祖對天發誓,永不 斬韓信。這韓信與漢家掙下十大功勞。那十大功勞?明修棧道,暗渡陳 倉,盜取散,智取咸陽,嚇燕牧趙,夜吊燈毬斬龍沮,赶田洪歸於海 島,逼霸王死於烏江,九里山前小會垓,廣武山前大會垓。大陣了三十 三,小陣了七十二。推了楚霸王,扶立起漢高皇。後來平定天下,將韓信 削其兵權,許遊雲夢山,使呂后、蕭何賺入未央宮內,鈍劍斬其韓信身 亡。末後三分天下,有曹操作亂,斬者不由獻帝存留,只存曹公。聖人 道:『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此一端非是高皇無信,只因年月日時胎中絕其土也。」 |
================================
(2004-09-06 02:02:38) |
|
|
|
|
此乃[知命]之論.也可以說是「認命」. 認命者::「認」識「命」運.而不是甘於命運安排. 雖然這篇談世錄.最後沒有提到「造命」或「改運」. 但呂祖一定不會要人甘於命運安排.否則學仙修佛求道為何??
文中可供人思醒.並與今世對照者. 有呂祖謂三賢之論不足. 為何? 1.文學、才智、德行.皆非[富貴之本、安身之術] 誰說有才華、有知識(技術能力)、有EQ就一定會成功? 世人有多少讀書人??大學生、碩士滿街跑.成功者有幾人? EQ很高者一定會成??那怎麼那麼多不與人爭.不計較.認真生活者.一輩子苦?? 2.古人說:成不成在五行. 呂祖道出.元素五行金木水火土.性之五行仁義禮智信. 其所缺損.因各人業力因果.被安排在特定的時間地點降生. 由專司之靈界職神.各各管理規劃.雖由神明安置. 但一切莫不是前世自做.
現代人不明是非.「迷信」才華、能力. 殊不知這些只是「額外」要求. 而不是造命改運之根本.捨本逐末. 反將真正能改變命運之大道.視之為迷信. 顛倒妄想. --------------------------------
如同前問..日日早晚課誦精進者.為何仍有業障?? 其理相同.皆由前世所造.
想要改變命運.其修持.必由心靈改造.突破業識與時空障礙. 要入深定.要發心迴向(不是持經唸咒迴向)
並要知. 各法門改運造命之法.並不專指改「這一世」的命運. 而是改「元靈」千萬年之命運.
古大德慈悲.傳了凡四訓.積福納德改運造命之方. 即道破一切.與呂祖之文對照.即可知一二.
--------------------------------- 我再嘮叨一些::
一般的行善積福.皆是積來世之福.這輩子都享受不到.再說明一次「絕對享受不到」 最多.因善行善念.擋掉災厄. 此指一般.
依靠佛力.可藉而迴向此生.帶來福報.但僅針對有信仰的修行人.除了善行功德之外.還要加上「精神力」. 此指佛教徒.
依靠自力.了凡四訓中.袁了凡的修為到什麼程度呢?? 持準提咒.持到一心不亂.不念而念.不持而持. 諸位想想.他的定力有多深?? 此指修行人.
行善積福.敬佛供佛.自力恆深. 三者皆行.命自造之.運自改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