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理性與感性
---
談理性與感性

現代社會,受西方思考觀念影響甚深,大談理性。
結果感性的層面被壓抑、忽略。

凡事都要以講理來解決,但每個人卻越來越不講理。
都以執念、以感性、以情緒來領導理性。

雖然那股情緒被忽略與壓抑。
我們已經刻意壓抑與忽略,「修行到」自然而然的壓抑與忽略。
表面上在理性談論,覺得自己沒有生氣、沒有執著、甚或感到快樂與自在。
但仍然被感性層、被負面情緒所牽引帶動。

君不見,各談論版、新聞媒體中,所謂「理性」者。
相互以「理性」為攻擊武器,互相韃伐、冷嘲熱諷、爭戰不休。
都很「理性」的「保持風範」、「用詞小心」,
避免自己一時惡口、粗言,被劃分為「不理性」者。

此真理性耶?

大家都十分「理性」的去尋找對方的破綻,努力在證明「自己的理」是對的,「別人的理」的錯的。
努力的「思索道理」、四處尋找可拿來反擊或攻擊的「真理」來當武器。
於是「圓覺劍」、「金剛刀」、「歐林之矛」、「南懷謹之鎚」、「法輪之槍」......各門各派之獨門武器紛紛出籠。

一時之間佛光、聖光四射,令人眼花瞭亂。
最後終會發現,原來只是電影特效、魔術手法、空殼一副。

這尚為一。

更有甚者,分身術、化身法,各顯神通,法力無窮。
一一皆如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遍塵剎。
應以「吽」身得渡者,即現「吽」身而為說法。
應以「筆記本」得渡者,即現「筆記本」而為說法。


要回歸感性層。
好好照顧自己的情緒,不要再去忽略它,
最後因為長期的忽略與壓抑,到了不知不覺、麻木的地步,
再跟人家說,我很理性、沒有不滿、感到很平靜、沒有在生氣......
「好像修的很好似的」

最後,就像「愛德華剪刀手」一般,
即使很想跟別人交朋友、想跟人握手....卻總是在不知不覺中,傷害了別人。

靈性的愛,不求表現,不怕受傷。
總是和緩、友善、耐心、慈愛、溫柔、......

像故事中那顆大樹一樣,即使被砍了,依然會讓年老了的男孩,坐在它身上休息。
但是~
如果~
最後男孩,對大樹說:對不起,因為要房子太小,需要擴建。
我想,大樹也會說,沒關係,你把我挖掉,就有地方可以貍苳l了。
以後男孩與大樹之間的緣份,也就到此為止了吧~
樹呢?
依然不怨不憎,圓覺平等,在垃圾堆中,任其腐爛。

當我們用理性在研究佛經時,可有想過,感性層的重要?
大談「作心」、「用意」時,被忽略與壓抑的「情義」、「覺受」、「色境」....又到哪去了呢?
因為楞嚴經的關係,所以就壓抑忽略掉了嗎?經上真的是這樣教的嗎?
真的有做到經上教的嗎?

~共勉~

omahhum _ 2005/7/19 下午 11: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