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修行多年,覺得自己生活沒什麼改變,甚至越來越走下坡。
可能詢問不少大師老師後,大半會得到個什麼磨練啊~業力現前啊~魔考......之類的回覆。
但其實真正的原因,
很可能是因為 - - - - - 你變強了。
先簡短提一下戒律這回事。
戒律有分普通級的,跟困難級的,還有神級的~
不是在說什麼遊戲關卡難度。
非修行人持的戒,就是遵守法律、道德倫理。
一般修行人持的戒,最起碼是正心修身。
受在家菩薩戒的、出家戒的,要求的更為進階。
到了聲聞四果,就連起心動念都要規範。
地藏經也說:閻浮眾生,舉心動念,無非是罪。
根本白話的說,
就是吸引力法則的概念,
我們的信念決定自己的實相。
對一般人來說,
只有去做了、去行動,才會影響到自己的生活。
修行到一個程度,或是具有某種天份的人,
他們只要把想法講出口、寫出來,
就會影響到現實生活。
有些人,
則是心情、情緒有變化,
生活就會跟著起變化。
而修行功力更深的人,或天賦更高的人,
光只是想想,
還不是如坊間吸引力法則課程教的那些觀想設定信念,
就光只是隨便想想而已,
便會改變了現實生活。
這種有天賦的人,或沒人點撥清楚的人,
往往只會對生活中很多的巧合感到驚訝,
經常性的認為、甚至直接說出口:
我只是隨便想想、隨口說一下「而已」,怎麼會這麼巧~
再看看本文的標題。
隨著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誦經持咒靜坐沉思...,
我們的心念意識會漸漸的由粗糙轉為細微。
影響信念的程度,
也會漸漸的由「做了什麼、感覺怎樣、說了什麼」,深化到「想了什麼」。
然後由「專注想多久」,再深化到「只是隨便想想」。
(這僅是一種簡單的比喻,真實的情況是多元性且複雜的。但也不會脫離此概念太多就是。)
這也代表我們的「念能力」在漸漸增強。
當然,這種念能力跟智慧開悟並不能劃上等號。
有念能力不代表也同時會有自制力、覺察力、忍受力......
所以,
就有很多人會一直不斷的跳針:我只是隨便想想、隨便說說.....@#$%@#%$^
因為沒有意識到自己應該要為自己心念能力負責任。
有沒有意識到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
有沒有意識到要為自己說的話負責任,
有沒有意識要為自己情緒負責任、為自己的想法負責任、為自己的起心動念負責任.....
才是真正的在修行。
這也才是真的在持戒。
很多人的意識只到要為行為負責任,因為會有法律制裁。
但是念能力卻已經開發到了言靈的程度。
在沒意識到要為自己說的話負責任的情況下,
就要經常承受自己說出口的後果。
例如:抱怨什麼就來什麼。
念動力開發到想法會影響現實的程度,
卻又沒有相應的責任覺知時,
就會越不想要什麼,越是遇到什麼。
當然偶爾也會有想要什麼就來什麼的時候。
但這一切全憑心情喜好、慣性思考......來決定。
而不是自己想怎樣就能怎麼。
因為沒有與能力相應的責任感。
想要享受心想事成的結果,
就要有為自己的起心動念負責任的覺悟與實力。
管不了心猿,栓不住意馬,
那就像個三歲小孩在舞刀弄劍玩火,
只會不斷的傷到自己。
偶爾成功的喜悅,
也會被經常的傷害,
將信心打壓到體無完膚。
沒有相應於能力的責任心,
就無法訓練出駕禦能力的自律力。
韓非子:「儒以文亂法,而俠以武犯禁。」
拿來套用就是,一個管不住行為,另一個管不了嘴巴。
雖然有點不倫不類,
但道理相同,就是都要有自制自律的能力。
要為自己的行為、想法、能力.....負起最大的責任。
不負責任的人,
找理由的找理由,講藉口的講藉口,(文)
講不了理由藉口的:不然你是要怎樣。(武)
人,什麼時代,到哪裡,都是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