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恕是否等於原諒
很多人對於靈修上的用詞與意思、要求上,都有一些疑問。

在這裡要先提出來的是,奇蹟課程所講的「寬恕」,主要的重點是「不批判」。

而不是「原諒」。

走出「受害者」的陰影,才是最重要的。

而「走出來」的方法,沒有誰規定誰一定就必須原諒誰,才能獲得救贖。

如果一定有,

那就是  「一定要原諒自己」。

除了自己,沒有誰是一定必須要被自己原諒的。

我們可以「放下、放過」,但不必然一定就要「強迫自己去原諒別人」。

能「看淡」就很了不起了。

能 自我恢復 就很了不起了。

能 不仇視 就很了不起了。

當你可以平心靜氣的回想,而不生起負面情緒,就算是修的不錯了。

誰規定,修行人一定人人都要變成 聖母白蓮花?

在這種「聖光環」的框架要求下的修行,是否真的對修行人有益?是否真的能救贖到人心?

有多少螢光幕面前頂著聖母白蓮花光環的靈修老師,每天出門、每篇文張口閉口就是愛與光明、幸福、神性......,最後被學員私下稱為「表面聖潔、內心陰暗的蓮花X」?

有些事,裝久了會變成真的,會由心的原諒。

有些事、有些人,則是時間再久也沖不淡的怨,沒有遇到機緣,或沒有看到報應前,都永遠放不下。

寬恕、放下,
應該是來自於對生命的領悟、智慧心性的昇華。

而不是強迫自己原諒他人。

原諒自己也是一樣。
懺法最勝第一偈(我認為的) :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

真懺悔,是智慧心性的改變。
而不是賣弄哲學、玩文字遊戲、玩弄法理的逃罪。

再來以愛與光明的口頭禪,又說有些人是不值得原諒,或是要給予應有的罪罰才能獲得真正解脫......。

 

要特別說明。

本文的觀點主要放在自我救贖上,而不是放在別人可不可以、應不應該被原諒的問題上。

執著於別人一定要有報應,是自己的修為不夠,才會要看到別人得報應、或期望他有報應,才會舒解情緒。

自己修為不好,就要正大光明的承認自己修為不好。

不要又想頂著愛與神性的光環,又想要別人得報應。(就也別怪人家要叫妳蓮花X)

 

更何況,有很多人即使看到別人得報應了,自己的情緒依然放不下。

 

所以重點在於,不要用「高標準」去看待原不原諒、寬恕的問題。

不要拿什麼修行框架,套在自己的修行上。

有點奇怪的繞口令~

但這點我覺得真的很重要。

大家都只是還在努力修行中、還在學習中、想要讓自己更好一點的「平凡人」。

為什麼要打從修行初,就要拿「聖人、聖母」的標準來要求自己?

為什麼出來歷練、分享修行所得,就一定要往自己身上套個心靈老師的頭銜、裝個發光的圓圈來扮仙?

 

老老實實的承認自己是個平凡人,就不能出來上課了嗎?
就不能接個案了嗎?

「高標準」往頭上一套,
假戲 就很難、很難真做了。

一直在演,總有一天現實會讓你演不下去。

不要扮仙,
不要演如何當一個修行人、心靈老師。

老實修行,
平平凡凡的修行。

不原諒,也可以繼續修行。
有分別心,也可以修行。
有怨恨、不平,心裡有傷,一樣可以修行。

你以為佛法是什麼?
八萬四千法門,對治人間八萬四千煩惱。

煩惱皆滅了,還修什麼?
沒有煩惱,就沒有佛法。

沒有八萬四千煩惱,哪來八萬四千法門?

修行法門,就是給有煩惱的人修的。

沒煩惱的人,是修個屁?(彼岸捨筏)

 

我們不是天份很高、慧根很好的轉世佛菩薩。
沒辦法一朝開悟、即刻成就,
馬上從屠夫立地成佛,變成德蕾莎修女。

平凡人是要一步一步的修行、一步一步的改變。

不是花了一段時間讀經、讀完奇蹟課程、上了什麼幾階幾階的天使課、光的課......,
然後就變成了常不輕菩薩、變成了德蕾莎。
演了一段時間的白蓮花之後,破功,再來諸多的藉口遮掩。

修道之人要真。

真誠的面對自己。

才能開始修真,修回本來真面目。

 

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
認為修行就是一定要怎樣怎樣。

修了多少年,怎麼某些事放不下。
是不是白修了、是不是沒得法.........
沒必要自我懷疑。

只要老實承認自己是平凡人就好了。

別把自己當修行人看。

你是還在修行的人,而不是修行人。

行菩薩道的菩薩,才是真正的修行人。
透徹世間虛妄、了知本相、輪涅不二的菩薩乘行者,才是修行人。
"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才是修行人。

智慧心性的等級差太多太多。

真的,不要隨隨便便把自己當修行人看,
也不要隨隨便便把別人、把隨便什麼心靈老師、大師、法師、上師、無上師......當成修行人看。

然後再隨隨便便的對自己失望、對大師、對師父失望。
這些都沒必要。

先「練習慢慢的不批判」。
沒有期望,就不會有失望。

不用去追求什麼療癒,
療癒就會自然而然的發生。

沒有了批判(心滅),自然也不需要原諒、或是原諒誰(罪亡)。

虛妄幻想出來的傷口、怨恨,也自然就會消逝。(兩俱空)

去了兩邊,也沒有中間。
自然也就沒有什麼特殊的角色扮演,
沒有修行人跟非修行人、沒有框架、沒有身份投射、沒有聖人標準......沒有白蓮花。

只有老實修行。

 

 

omahhum _ 2019/11/12 下午 10:14:00